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隐喻作为一种文学语言的修辞手段,是比喻的一种,它也被称为‘暗喻’,是与明喻并行的比喻类型.隐喻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修辞,也为当代艺术家广泛运用,通过符号表层含义而向深层意蕴生发,更加有效、生动地表达艺术家的思想”.(1)绘画中的隐喻其实就是一种符号上的比拟、一种形象上的对照和一种作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外延.艺术作品通过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建立相似性关系的结构性活动,去引导接受者透过作品表面形式去理解深层内涵,从而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某种启迪或感悟.德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安塞姆·基弗,作品以德国的历史及对战争的反思作为其创作的思想主线,艺术表现涉及绘画、装置、雕塑、行为以及摄影图片等多种形式,并根据主题需要,将不同艺术形式相互组合、转换与嫁接.因此,他的作品所呈现的“形象”不再是简单的客观再现与纯粹形式探索的造型手段和过程,而是表现抽象观念的创造性符号,通过本体和喻体的互动识图,实现“花非花式”的释读.
推荐文章
安塞尔姆基弗 ——废墟艺术
基弗
废墟艺术
新表现主义
安塞尔姆基弗 ——废墟艺术
基弗
废墟艺术
新表现主义
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是一种享受
艺术作品
哲学解读
自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塞姆·基弗艺术作品中的“隐喻”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安塞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家 隐喻 思想意义 符号 相似性关系 作品内容 造型手段 艺术形式 修辞手段 形象 形式探索 文学语言 视觉语言 深层意蕴 深层内涵 客观再现 绘画 德国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2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大琪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0 1 1.0 1.0
5 苏晓民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塞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家
隐喻
思想意义
符号
相似性关系
作品内容
造型手段
艺术形式
修辞手段
形象
形式探索
文学语言
视觉语言
深层意蕴
深层内涵
客观再现
绘画
德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