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伤寒论》关于血热证的论述丰富而翔实,可谓开启了后世血热证辨治的先河.《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治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从两部著作的原文入手,将《伤寒论》血热证与《温热论》营血分证对举,发现两者病理基础相同,临床表现相似,治疗时皆擅清热、化瘀,实有相像之处.两者的不同在于:《伤寒论》血热证最初所受邪气为寒邪,《温热论》营血分证多是感受温热类邪气,也有伏邪内发的可能;《伤寒论》热入血室证强调热与血结之症状,《温热论》血热证强调血热之象;仲景所用针刺之法,为叶氏未言及之处;而叶氏所倡滋养阴血,为仲景未试之法.
推荐文章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伤寒论
上热下寒证
经方
《伤寒论》脾约证浅论
脾约
临床应用
经验总结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伤寒论》对热入血室的同证异治
热入血室证
期门穴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血热证与《温热论》营血分证对举发微
来源期刊 中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论》 《温热论》 血热证 营血分证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22
字数 25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4.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瑞 77 406 12.0 17.0
2 王酩 2 1 1.0 1.0
3 李轲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论》
《温热论》
血热证
营血分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研究
月刊
1001-6910
41-1124/R
大16开
郑州市城北路7号
36-13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