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两种给药途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AH模型组(SAH组)、利多卡因静脉治疗组(L1组)及利多卡因枕大池治疗组(L2组),每组各10只.麻醉下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枕大池制备SAH模型,sham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NS);30 min后sham组、SAH组及L1组的动物,再次从枕大池注入0.3 mL NS,L1组同时静脉给予0.3mL2%利多卡因治疗,L2组从枕大池注入0.3 mL2%利多卡因治疗.所有动物72 h后处死.分别于造模型前、治疗后72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72 h后取脑基底动脉以及海马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fos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基底动脉腔面积(AA)和直径(AD)、海马正常神经元密度(NNDHP)、C-fos阳性细胞数目(CCPHP).结果 各组动物造模前血清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各组IL-6水平均较术前高(P<0.05),SAH及L1组高于sham组和L2组(P<0.05).SAH及L1组基底动脉的AA、AD及海马NNDHP比假手术sham组和L2组减少(P<0.05),而SAH及L1组海马CCPHP比sham组和L2组增多(P<0.05).结论 同剂量利多卡因经枕大池注入比静脉注入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效果好.
推荐文章
利多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家兔各脏器中的代谢动力学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麻醉
代谢动力学
利多卡因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线粒体通路
叔丁基对二苯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tBHQ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脑水肿指数
凋亡指数
坏死指数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蛛网膜下腔
高密度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多卡因两种给药途径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给药途径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保护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丽蓉 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给药途径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