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优缺点.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单节段病变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3例,女53例;年龄28 ~76岁,平均53.0岁;腰椎间盘退变3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22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9例,腰椎退行性滑脱(Meyerding Ⅰ度)16例;L3,45例,L4,5 70例,L5S1 11例.采用正中切口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45例(正中切口组),采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41例(通道组).记录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术后72h腰部切口疼痛进行评分,根据影像结果比较两组病例术前、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变化,以及手术前后多裂肌面积和多裂肌脂肪组织沉积等级,观察椎弓根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有无松动、断裂,以及椎间融合器有无移位,评价椎间融合情况,术前、末次随访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价两组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液方面,通道组优于正中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正中切口组少于通道组.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但通道组出现切口表皮坏死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神经损伤3例.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率:正中切口组为5.0%,通道组为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不良率:正中切口组6.6%,通道组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d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而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3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患者的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裂肌面积:正中切口组术后1年为(789.00±143.15)mm2,术前为(1066.00±173.55)mm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术后1年为(992.00±156.75)mm2,术前为(1063.00±172.13)mm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裂肌等级方面:正中切口组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或椎间融合器前后向移位.椎间融合率:正中切口组为95.6%,通道组为9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未发现固定部位邻近节段的明显退变.JOA评分:正中切口组由术前的8~16分(平均12.77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21~29分(平均25.20±2.43),两者比较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由术前的8~16分(平均12.64±2.27)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23~29分(平均26.70±1.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正中切口显露方式相比,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具有更多的优点,包括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但通道下肌间隙入路也存在手术并发症高等不足,特别是在早期开展病例.
推荐文章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椎旁肌间隙入路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极外侧椎间盘突出
后路切开复位椎间加压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观察
胸腰椎骨折脱位
后路
经伤椎固定
单节段
短节段
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
Wiltse入路
微创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突螺钉 脊柱融合术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脊柱融合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7-42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72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17.05.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0)
共引文献  (165)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1(4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突螺钉
脊柱融合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