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中空螺钉和(或)锚钉缝线桥技术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关节镜下治疗25例肱骨大结节患者资料,男12例,女13例;年龄22~69岁,平均44.8岁;左肩7例,右肩18例;新鲜骨折21例,陈旧性骨折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超过3周).X线片示肱骨大结节骨折移位5~12mm,平均5.8 mm;合并肩盂骨折11例.25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均在肩关节镜下治疗,其中5例采用中空螺钉固定,12例采用锚钉缝线桥技术固定,8例采用中空螺钉结合锚钉缝线桥技术固定.镜下发现Bankart损伤9例,SLAP损伤1例,肩袖损伤8例,均采用金属或可吸收锚钉固定修复.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采用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21.3个月.术后2~4个月,X线片示肱骨大结节骨折及合并的肩盂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4个月.无一例发生骨折块移位、吸收.末次随访时,5例使用中空螺钉固定患者平均前屈上举为175.0°±6.3°、体侧外旋57.5°±13.0°、VAS评分(0.3±0.4)分、ASES评分(98.0±1.6)分、Constant-Murley评分(96.5±2.3)分;12例使用缝线桥技术固定患者前屈上举平均为170.0°±9.5°、体侧外旋56.1°±14.5°、VAS评分(0.8±1.1)分、ASES评分(95.6±4.0)分、Constant-Murley评分(95.0±4.3)分;8例采用中空螺钉结合锚钉缝线桥技术固定患者平均前屈上举为160.6°±27.4°、体侧外旋53.1°±11.2°、VAS评分(1.1±1.4)分、ASES评分(93.3±7.5)分、Constant-Murley评分(92.0±9.2)分.术后6个月,6例出现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轻度受限,经加强被动外展、外旋训练后好转.术后1周,1例出现外排锚钉松动移位,使用肩关节外展包保护患肢,并延缓功能锻炼,未作进一步治疗,肩关节功能较差(ASES评分75分,Constant-Murley评分69分,VAS评分3分),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使用中空螺钉和(或)缝合锚钉缝线桥技术固定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