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脉冲辐射、表面活性剂、氢氧化钠及浓硫酸处理对甘草种子发芽影响,探究找出甘草种子预处理的最佳方式.方法:以浓硫酸处理为对照组,分别使用RS-1数字编码脉冲处理仪的高、低档位辐射甘草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实验.以浓硫酸处理、氢氧化钠处理和去离子水处理的甘草种子为对照.使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3-磺丙基十二烷基甜菜碱,苯扎氯铵,吐温-80四种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处理甘草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实验.结果:脉冲处理的3种甘草种子,种子发芽率均高于自然发芽率.特别是利用高档位脉冲处理的不同甘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与浓硫酸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表面活性剂处理的甘草种子发芽率普遍高于自然发芽率,但发芽率显著低于浓硫酸处理组,除苯扎氯铵组外,其余各表面活性剂处理组发芽率与去离子水处理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处理甘草种子时,可以考虑通过使用高档位脉冲辐射处理作为替代浓硫酸处理的一种方式.这样不仅能减少浓硫酸导致的环境污染,还能降低处理成本.而用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3-磺丙基十二烷基甜菜碱,苯扎氯铵,吐温-80处理组提高甘草种子发芽率的效果不显著.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脉冲辐射与表面活性剂处理对甘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中药 学科
关键词 脉冲辐射 表面活性剂 浓硫酸 甘草种子 发芽率 发芽势 发霉率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农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13/j.issn.1673-4890.2017.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俊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74 447 12.0 16.0
5 施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6 7 2.0 2.0
6 郭慧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 0 0.0 0.0
7 王文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冲辐射
表面活性剂
浓硫酸
甘草种子
发芽率
发芽势
发霉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中药
月刊
1673-4890
11-544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82-30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