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形态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关系.方法:将6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形态分为血管狭窄组和血管迂曲组,采集2组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统计2组中医证候积分,并对2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比较.结果:(1)血管狭窄组患者中痰湿证19例(61.3%),其次为血瘀证13例(41.9%);血管迂曲组中气虚证17例(56.7%),其次为阴虚证13例(43.3%).(2)血管狭窄组痰湿证候积分高于血管迂曲组(P<0.05),气虚证候积分和阴虚积分明显低于血管迂曲组(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管形态有助于辨别中医证候,为中医学辨证提供了影像学客观指标支持.
推荐文章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缺血性中风
中医证候
聚类分析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缺血性中风
证候要素
性别
分期
年龄
既往史
个人史
OCSP分型
TOAST分型
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元统计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医证候
主因子提取
系统聚类
清热化瘀Ⅱ号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清热化瘀Ⅱ号方
缺血性中风
神经功能缺损
中医证候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形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脑血管 证候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1
字数 22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缪伟 3 12 2.0 3.0
2 胡春平 6 24 3.0 4.0
3 黄迟 12 57 4.0 7.0
4 吕艳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中风
脑血管
证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