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褐斑在组织学上表现为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的黑色素沉积.黑色素细胞内含有高度黑色素化的黑色素小体,真皮浅层和深层有噬黑色素细胞存在,其发病机制除了与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色素生成增多有关外,还与皮肤屏障受损、血管扩张、血液淤积等相关.由于尚未发现针对黄褐斑的特效药物或物理治疗方法,目前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思路,以缓解改善和减少复发为目标.紫外线照射和体内激素改变,是黄褐斑的主要发病原因.现对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推荐文章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
色素沉着
色素异常
治疗进展
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纳晶;
皙毓黄褐斑贴;
敷料治疗;
黄褐斑;
皮肤镜;
满意度
黄褐斑的皮肤镜学特征
黄褐斑
模式
皮肤镜
诊断
从肝肾阴虚论述二至丸治疗黄褐斑的机制
肝肾阴虚
二至丸
黄褐斑
肝肾阴血亏虚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
来源期刊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黄褐斑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综合治疗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6-448,后插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60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040.2017.07.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显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123 900 16.0 21.0
2 杨青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11 71 6.0 8.0
3 薛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14 65 5.0 7.0
4 殷悦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7 37 3.0 6.0
5 李潼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11 84 5.0 9.0
6 樊星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13 98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褐斑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综合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月刊
1673-7040
21-1542/R
大16开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33号
8-56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9
总下载数(次)
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