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在紫外线总暴露剂量相同情况下,多次小剂量暴露与集中大剂量暴露对生长期大鼠血清25-(OH)D和皮肤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用90只21 d断乳雄性wistar大鼠,分为1MED组(27只)、1/3MED组(27只)、1/5MED组(27只)及避光组(9只)4组.饲以维生素D缺乏饲料.1/5MED组大鼠连续照射15 d,每日照射剂量为1/5MED;1/3MED组实验期内间断照射9d,每天照射剂量为1/3MED;1MED组实验期内间断照射3d,每天照射量为1MED;实验期内累计暴露剂量均为3MED.避光组接受白炽灯照射,实验期内累计暴露剂量为0 mj/cm2.实验期为15 d,测定各组血清25-(OH)D水平,观察皮肤改变情况.结果 4组大鼠血清25-(OH)D浓度差异明显(F=20.695,P<0.001).其中1/5MED组的血清25-(OH)D浓度为(151.97±73.52) nmol/L,高于1/3MED组的(136.21±71.39) n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6);1/5MED、1/3MED组均显著高于1MED组(54.50±20.52) nmol/L和避光组(15.63±0.82)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1MED组高于避光组(P<0.001).1/5MED组在照射5次后背部皮肤开始出现轻度红斑、无水肿;1/3 MED组在照射3次后开始出现中度红斑,轻度水肿;1MED组大鼠在照射1次后开始出现重度红斑,中度水肿;而对照组在实验期间未出现红斑,水肿.结论 紫外线暴露能够促进大鼠内源性维生素D的合成,多次小剂量暴露可明显提高大鼠血清25-(OH)D水平,且皮肤损伤明显减轻.
推荐文章
广元市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水平分析
地表γ辐射剂量率
人均年有效剂量
儿童25-(OH)维生素D及钙水平调查分析
儿童
25-(OH)维生素D
钙水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紫外线辐射剂量率对大鼠血清25-(OH)D水平及皮肤效应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紫外线 暴露频率 25羟基维生素D 皮肤损伤 大鼠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0-8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12
字数 3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17.07.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儿科 124 793 13.0 20.0
2 吴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儿科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外线
暴露频率
25羟基维生素D
皮肤损伤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76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