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捕获再捕获法是一种估算生物群体量或率的方法,由Peterson在1896年首次提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野生动物学、流行病学等领域.近年来,国外兽医工作者已将捕获再捕获法应用于痒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暴发数及流行率的估算,并通过漏报率等指标的计算来评价疫病报告系统.在我国兽医流行病学领域,该方法还未被推广和应用,也缺少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根据捕获再捕获法的特点,结合我国兽医工作现状及遇到的问题,认为该法可应用于动物疫病报告参数矫正及系统评价、兽药滥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的估算等,依此抛砖引玉,使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
推荐文章
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社会网络分析
兽医流行病学
内容分析法
景观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资料分析方法
景观流行病学
GIS
空间统计
空间自相关
空间异质性
空间格局
半方差函数
分子流行病学核心期刊研究
分子流行病学
核心期刊
文献计量学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狂犬病
预防
流行病学
疫苗接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捕获再捕获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兽医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动物检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捕获再捕获法 兽医流行病学 报告系统评价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4.4
字数 32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5.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保续 85 586 14.0 20.0
2 王幼明 33 142 5.0 11.0
3 康京丽 38 157 5.0 11.0
4 张毅 16 107 5.0 10.0
5 刘平 16 118 4.0 10.0
6 徐全刚 8 23 3.0 4.0
7 李金花 9 89 3.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捕获再捕获法
兽医流行病学
报告系统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物检疫
月刊
1005-944X
37-1246/S
16开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24-11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2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