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温和灸灸量相关参数(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疗程)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高甘油三酯(HTG)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甘油三酯(TG)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影响温和灸降低TG疗效的3因素进行2水平搭配组合,并对血脂改变进行方案优选.结果:温和灸对降低HTG患者TG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B>C>A(即艾灸的间隔时间>艾灸的疗程>艾灸的持续时间),依据本研究设定的参数,每穴5分钟,1天1次,6周为优选方案.结论:温和灸不同时间参数组合与降低HTG患者TG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在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不同时间窗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稀释后不同时间抗体对牛精子活率的影响
不同时间
蛋黄抗体
活率
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和灸不同时间参数对高甘油三酯患者疗效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部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温和灸 正交试验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特色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6.1
字数 2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海辉 13 38 3.0 5.0
2 张澍鸿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475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甘油三酯血症
温和灸
正交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中医药
月刊
1004-6852
62-1204/R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24号
54-7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53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