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城市水体黑臭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水体中的悬浮物是水体污染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典型黑臭河流底泥和上覆水构建试验系统,研究底泥再悬浮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底泥再悬浮后,上覆水中颗粒物粒径立即显著升高,上覆水透明度急剧降低至10 cm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至15~22 mg·L-1,氧化还原电位低于-12 mV,溶解氧低于1.1 mg·L-1,底层水体溶解氧甚至低于0.2 mg·L-1.这表明底泥再悬浮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沉降前期,上覆水中颗粒物粒径(D50)随沉降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而在沉降中后期,水柱中各取样点颗粒物粒径稳定在3~4μm(D50)的小粒径水平,维持时间可达20-100 h.随着再悬浮次数增加,水柱恢复澄清的时间延长.底泥再悬浮使水中大粒径颗粒物加速沉降,水体浑浊程度的改善时间缩短,但对致黑的小粒径颗粒物影响较小,与此同时水体褪黑所需时间延长.随着底泥再悬浮-沉降次数的增加,水中硝酸盐氮、磷酸盐、CODCr的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其中,硝酸盐氮由0.4 mg·L-1升高至0.7 mg·L-1,磷酸盐由0.2 mg·L-1升高至1.2 mg·L-1,CODCr由370 mg·L-1升高至524 mg·L-1,增幅分别为75%、500%、42%.底泥再悬浮会进一步加剧底泥中污染物向上覆水的释放.
推荐文章
水生植物、水流及底泥再悬浮耦合影响规律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
水流
底泥再悬浮
相互影响
北运河(北京段)底泥磷含量及其对上覆水质的影响
北运河
底泥
磷含量
磷形态
SMT
Psenner
富营养化
底泥再悬浮对东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东湖
底泥再悬浮
水体初级生产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底泥再悬浮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黑臭水体 底泥再悬浮 上覆水 颗粒物粒径 氮磷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7-8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22
字数 5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7.05.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0)
共引文献  (418)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臭水体
底泥再悬浮
上覆水
颗粒物粒径
氮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