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究施用生物炭对紫色土和黄壤的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数量、pH和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为西南地区紫色土和黄壤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以紫色土和黄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CK)、0.8%(CT1)、2.0% (CT2)和4.0% (CT3)的稻壳生物炭,通过180 d温室油菜盆栽试验,测定土壤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植株生物量.结果表明,生物炭显著改善了两种土壤的性状,且CT3效果最佳.添加生物炭后CT3黄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CK的1.3、1.2、4.0、1.1、0.9、33.1和18.0倍,而紫色土中则分别是CK的1.4、1.0、1.5、1.1、0.9、3.8和6.0倍;CT3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黄壤和紫色土分别提高了1.5和0.9个单位.生物炭显著增加了两种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促进了紫色土真菌数量增长,CT3黄壤的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了677%、395%;CT3紫色土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较CK分别提高了20%、88%、82%.CT3紫色土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CK提高了106%和30%,对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黄壤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平均分别提高约150%和130%,但蔗糖酶活性平均降低了约40%.CT1对油菜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有促进作用,黄壤中分别增加了4.6和11.4倍,紫色土中分别增加了17%和8%,而其他处理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施用适宜比例的稻壳生物炭可以改良紫色土和黄壤的酸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微生物数量并改善作物生长状况,可作为紫色土和黄壤的改良剂.
推荐文章
西南地区pH影响紫色土硝化作用机制研究
硝化作用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细菌
土壤pH
实时荧光定量PCR
生物炭对紫色土农田土壤NO排放的影响
生物炭
紫色土
NO减排
综合温室气体效应
施用镁硼肥对紫色土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烤烟
紫色土
镁硼肥
产质量
不同温度下紫色土与黄壤的水分持续性耗散特征
土壤水分耗散
温度梯度
紫色土
黄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施用生物炭对西南地区紫色土和黄壤的作用效果
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作物生长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87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86/cyxb201636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勇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1 359 10.0 16.0
2 张旭辉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 33 4.0 5.0
3 李治玲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22 3.0 3.0
4 王洋清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3 4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1)
共引文献  (803)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31)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7(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10(9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6)
2011(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3)
2012(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13(5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4(41)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5(1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炭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作物生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学报
月刊
1004-5759
62-1105/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市61号信箱)
54-8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