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为深入研究热力学排气的控压性能以及消除外部漏热的能力,通过搭建地面热力学排气测试平台,采用R123为实验工质,在外部漏热为800 W、初始液位为0.595 m的条件下,开展了箱体增压、混合喷射降压以及节流制冷3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箱体压力以及箱内流体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漏热增压阶段,箱体压增速率为60.583 kPa/h;在混合降压阶段,增大循环流量对降低气相温度是有益的;在循环流量为150 L/h、节流比为11.73%~13.33%的工况下,热力学排气系统工作8次,共排气20.536 kg,最大制冷量为1 362 W;与直接排气方式相比,工作运行2h,热力学排气可节省41%的排气损失.该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低温实验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推荐文章
对称腔非同步排气涡旋空气压缩机热力学研究
涡旋空气压缩机
非同步排气
温度
压力
热力学计算
证候热力学研究初探
热力学
耗散结构
证候
脏腑热态
红外成像
等离子体系统的热力学研究
等离子体
热力学
内能
特性函数
新型MAX相的相图热力学研究
MAX相
CALPHAD
相图计算
热力学
第一性原理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面热力学排气系统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热力学排气 实验研究 压力控制 排气损失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5
页数 8页 分类号 V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707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厉彦忠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29 1988 23.0 32.0
2 刘展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2 214 9.0 14.0
3 刘欣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 32 37 3.0 3.0
4 张少华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 11 12 2.0 3.0
5 张晓屿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 10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力学排气
实验研究
压力控制
排气损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