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表面等离激元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纳米尺度的局域电磁场增强、超高分辨成像及微弱光电探测.阴极荧光是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光学响应,利用电子束激发金属纳米结构能够实现局域等离激元共振,并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共振模式的调控,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的成像特点.阴极荧光探测通常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而实现,目前已被应用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探测及共振模式的分析.本文从阴极荧光物理机理出发,综述了单一金属纳米结构和金属耦合结构的等离激元共振模式阴极荧光研究进展,并总结了阴极荧光与角分辨、时间分辨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等关键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其面临的关键问题,最后展望了阴极荧光等离激元研究方向.
推荐文章
表面等离激元量子信息应用研究进展
表面等离激元
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回路
量子发光体
表面等离激元研究新进展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增强光透射
传感
超构材料
金属开口环
电偶极子共振
磁共振
负折射
超透镜
隐身
亚波长光波导
量子效应
波粒二象性
太赫兹表面等离激元及其应用
太赫兹
表面等离激元
亚波长周期结构
石墨烯
衍射极限
表面等离激元光热效应研究进展
表面等离激元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光热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阴极荧光在表面等离激元研究领域的应用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阴极荧光 表面等离激元 亚波长 金属纳米结构
年,卷(期) 2017,(14)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 电磁波衍射极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8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6.1442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67 236 8.0 14.0
2 方哲宇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8 22 3.0 4.0
3 姜美玲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郑立恒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池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极荧光
表面等离激元
亚波长
金属纳米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