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菊芋组培苗的培养进行探索并对其叶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为开发利用组培菊芋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探索菊芋组培苗的培养条件,通过肉眼、数码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对组培菊芋叶进行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并通过化学成分预实验探索其所含化学成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组培菊芋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菊芋外植体的灭菌条件为75%乙醇处理25s,升汞处理350s,初代、继代培养均可选用MS培养基,此条件可获得健康组培苗.组培菊芋叶横切面鉴别中,两面叶的叶片类型,上表皮内侧栅栏组织的结构,中脉外韧型的维管束,与叶片细胞紧密结合的非腺毛均为重要鉴别特征.组培菊芋叶的粉末特征中,网纹与螺纹导管的直径,壁薄的单细胞或多细胞非腺毛,不定式气孔轴式,散落的栅栏组织的形态长度均为其重要鉴别特征.组培菊芋叶中含有黄酮、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化学成分.组培菊芋叶中总黄酮含量为1.23mg·g-1.结论 研究结果可用于组培菊芋叶鉴别,为制定组培菊芋叶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组培菊芋提供试验依据.
推荐文章
珠子草生药学研究
珠子草
生药学
理化鉴别
关于生药学教学法的研究
生药学
教学方法
效果
秦岭岩白菜的生药学研究
秦岭岩白菜
生药学鉴定
《生药学》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件
生药学
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菊芋组培苗的培养及其叶的生药学研究
来源期刊 海峡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组培 菊芋 生药学 研究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与天然药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3
字数 3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17.11.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29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组培
菊芋
生药学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峡药学
月刊
1006-3765
35-1173/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7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830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