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及以上,简称CIN Ⅱ+)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宫颈癌及CINⅡ+术后门诊规律随访时经阴道镜下活检发现的88例VaIN患者(VaIN Ⅰ 55例,VaIN Ⅱ23例,VaIN Ⅲ1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88例患者中82例(93.18%)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生VaIN Ⅰ的中位年龄(47.23岁)低于VaIN Ⅱ+(50.7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IN Ⅱ+和宫颈癌术后发生VaIN的平均时间为22.01±4.13月,CINⅡ+及宫颈癌术后2年内发现VaIN的比率(65.90%)高于2年及以上(3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CT、HPV及两者联合筛查VaIN的敏感性分别为44.57%、69.31%、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PV感染:61例HPV感染的VaIN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58例(95.08%).发生VaIN时HPV感染亚型与既往CINⅡ+或宫颈癌时HPV感染亚型相同的VaIN Ⅱ+所占比例(56.00%)多于VaIN Ⅰ(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共失访8例(9.09%).50例VaIN Ⅰ患者均未治疗,随访24例(48.00%)患者转为正常,23例(46.00%)患者为持续VaIN Ⅰ状态,3例(6.00%)进展为VaINⅡ.未行治疗的VaIN Ⅱ患者7例,规律随访6例,无一例进展;经手术治疗的VaIN Ⅱ+患者24例,无一例进展为阴道癌.1例持续的阴道或外阴上皮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共行4次手术治疗.结论:VaIN多无临床症状,易漏诊;随年龄的增加,VaIN的级别较高.CIN Ⅱ+及宫颈癌术后2年内应密切监控VaIN的发生.HPV和TCT联合筛查能提高对VaIN的诊断.检测特定类型的HPV感染对于识别VaIN风险有一定重要性.VaIN Ⅰ采用观察治疗可行,VaIN病变均应严密随访.
推荐文章
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
阴道上皮内瘤变
子宫切除术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高频氩气刀
黏膜剥脱术
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锥切术后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或早期宫颈癌107例
宫颈癌筛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形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214例诊治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人
液基细胞学
宫颈电环切除术
阴道镜检查联合冷刀锥切术诊治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88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阴道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8-4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11.74
字数 48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蒲香 26 110 5.0 9.0
2 丁晖 19 87 6.0 8.0
3 吴宜林 72 208 8.0 10.0
4 刘巧 6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道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月刊
1003-6946
51-1145/R
大16开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62-4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6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06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