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淋巴示踪技术早已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广泛应用.目前用于淋巴示踪技术的示踪剂已从第一代以亚甲蓝为代表、第二代以活性碳为代表的示踪剂发展到目前以纳米碳为代表的第三代示踪剂.目前已知纳米碳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染色持续时间长等诸多特点.其作为第三代淋巴示踪剂已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广泛应用,并相对于前两代示踪剂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在提高阳性淋巴结检出率、优化手术、减少术中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治疗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
可疑淋巴结
假阴性率
乳腺癌患者
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80例分析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碳示踪剂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期刊 医药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米碳 示踪剂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年,卷(期) 2017,(3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2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52.2017.3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武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中心 30 84 5.0 8.0
2 王中华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7)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碳
示踪剂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前沿
旬刊
2095-1752
13-1405/R
16开
北京市100026信箱45分箱
18-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02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675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