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液相结晶法制备出球状且表面具有纳米孔洞结构的磷酸铁前驱体,并通过高温固相法进一步制备成磷酸铁锂,通过XRD、SEM、FT-IR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纳米孔洞结构的磷酸铁前驱体制备的磷酸铁锂比无纳米孔洞结构的磷酸铁前驱体制备的磷酸铁锂在0.1C倍率性能下的首次充放电容量提升了17%,达到149.38 mAh/g,电极电荷转移电阻降低了约88%,仅为54.91Ω.
推荐文章
前驱体二水磷酸铁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磷酸铁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电池铁溶解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容量衰减
溶解
铁位掺杂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磷酸铁锂
掺杂
电化学性能
球磨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正极材料
球磨
磷酸铁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酸铁前驱体纳米孔洞结构对磷酸铁锂电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相结晶法 多孔磷酸铁 磷酸铁锂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24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17.1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仁贵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31 113 6.0 8.0
2 赵曼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4 9 2.0 3.0
3 廖霞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1 87 6.0 8.0
4 柯翔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6 8 2.0 2.0
5 马志鸣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相结晶法
多孔磷酸铁
磷酸铁锂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化工
月刊
0253-4320
11-2172/TQ
大16开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082-6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09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5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