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生产、分配和传播制造了大量的表面目标和利益,从而掩盖了生活的真实意义。人们把幸福简单地等同于快乐、欲望,在利益中遗忘生活、失去幸福、丢掉自我。生活的意义在于实现幸福,不存在高于幸福的行为借口,幸福就是生活的目的。在马克思生存哲学视野下,为了保障幸福生活的实现,不仅需要外在条件做补充,也需要将生活主体——个人视为目的而非工具性存在。
推荐文章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实践旨趣及其现代影响
马克思主义
法哲学
实践法律观
旨趣
影响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批判维度探讨
马克思
实践
批判
文化哲学
马克思何以高度赞扬海涅
马克思
海涅
思想契合
革命与艺术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
异化劳动
人的本质
私有财产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幸福生活何以可能——基于马克思生存哲学
来源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生存哲学 伪生存 幸福生活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璐璐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存哲学
伪生存
幸福生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月刊
1002-2147
61-1030/G4
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52-243
出版文献量(篇)
42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