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684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1周的外周血常规检查资料,并依此计算NLR.以5年生存时间作为终点绘制NLR的受试者作指征(ROC)曲线,以此来确定患者术前NLR预测5年生存时间的最佳截点,并根据该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男396例,女288例,中位年龄62(21~92)岁,其中直肠癌335例,结肠癌349例;Ⅱ期患者328例,Ⅲ期患者356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1月.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本组患者5年生存时间的最佳截点为3.0,按此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3.0,481例)和高NLR组(NLR>3.0,203例).相比低NLR组,高NLR组患者的年龄偏大[中位数:64岁比61岁,t=-2.412,P=0.016],一级亲属癌症史比例较低[8.9%(18/203)比15.6%(75/481),χ2=5.496,P=0.020],肿瘤位于结肠者[66.0%(134/203)比44.7%(215/481),χ2=25.945,P=0.000]以及TNM分期为Ⅲ期者[60.1%(122/203)比48.6%(234/481),χ2=7.499,P=0.007]较多,而两组在性别、吸烟酗酒史、肿瘤分化程度和神经脉管侵犯等因素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7(3~92)月,高NLR组和低NLR组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9.6%和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年龄>65岁[HR(95%CI):2.07(1.59~2.70),P=0.000]、无一级亲属癌症史[HR(95%CI):2.01(1.23~3.28),P=0.005]、肿瘤分化程度差[HR(95%CI):1.65(1.26~2.15),P=0.000]、神经或脉管侵犯阳性[HR(95%CI):1.92(1.35~2.71),P=0.000]、TNM分期高[HR(95%CI):2.10(1.59~2.77),P=0.000]和术前NLR>3.0[HR(95%CI):1.51(1.14~2.00),P=0.004]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NLR水平影响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高NLR提示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