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中国新诗时代的开始.胡适此文,就核心来讲,就是废文言、倡白话,以语言工具的变革确立白话文在中国诗歌中的正宗地位.对胡适白话诗主张的形成和《文学改良刍议》的酝酿,学界已作广泛探讨,远及梁启超、黄遵宪等晚清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近及胡适在留美期间与友人梅光迪、任鸿隽、杨杏佛等的论辩,尤其是发生在绮色佳的游船事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文章
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
赵元任
艺术歌曲
创伤技法
特色成就
五四新诗革命中的“散文诗”
文学革命
散文诗
概念的误读
文体意识生成
矛盾性内涵
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
朝鲜三一运动
中国五四运动
比较
论五四运动与知识分子的关系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
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赵元任与五四新诗运动的发生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白话文 中国 正宗地位 语言工具 诗界革命 历史经验 杨杏佛 新青年 任鸿隽 梁启超 黄遵宪 白话诗 游船 学界 新诗 晚清 事件 时代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史论[新诗百年研究专辑(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龙超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13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白话文
中国
正宗地位
语言工具
诗界革命
历史经验
杨杏佛
新青年
任鸿隽
梁启超
黄遵宪
白话诗
游船
学界
新诗
晚清
事件
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