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药材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通城虎根、茎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通城虎根、茎和叶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成分,应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通城虎的根、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40、39和44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92.664%、94.467%和96.052%.3个部位共鉴定出化合物65种,其中共有成分20种.通城虎根部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白菖烯,相对含量为31.160%.通城虎茎和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长叶烯醛,相对含量分别为12.680%、19.130%.结论:通城虎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通城虎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滨海前胡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滨海前胡
不同部位
挥发油
GC-MS
GC-MS分析椒蒿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椒蒿
挥发油
气-质联用(GC-MS)
天名精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天名精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樟树叶挥发油成分
樟树
同时蒸馏萃取
挥发油
芳樟醇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城虎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关键词 通城虎 不同部位 挥发油 GC-MS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成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0-28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7.12.02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城虎
不同部位
挥发油
GC-M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