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淋巴瘤亚型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3例淋巴瘤患者和12例淋巴增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取患者淋巴组织,经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CD3、CD20/CD45RO、CD79a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在淋巴瘤和淋巴增生患者的表达阳性率.结果:B细胞的CD20阳性显红色、CA79a阳性显棕色;T细胞的CD3阳性显棕色、CD45RO阳性显红色.淋巴瘤患者CD3、CD20/CD45RO、CD79a检测阳性率为82.61%(19/23),明显高于淋巴增生患者的25.00%(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双染技术用于淋巴瘤患者CD3、CD20/CD45RO、CD79a检测的阳性率较高.
推荐文章
免疫组化结合原位杂交双标记检测套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球蛋白κ、λ限制性
套细胞淋巴瘤
免疫球蛋白轻链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分析
淋巴瘤
脑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脾肿瘤
淋巴瘤,B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乳腺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亚型
临床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淋巴瘤亚型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民康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瘤亚型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 B细胞 T细胞
年,卷(期) 2017,(2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6
字数 18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7.21.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占承志 4 2 1.0 1.0
2 司成 5 2 1.0 1.0
3 曾智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瘤亚型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
B细胞
T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康医学
半月刊
1672-0369
11-491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73号 南楼526室
82-503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27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652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