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溴隐亭治疗催乳素瘤的临床疗效、对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和肿瘤体积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催乳素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餐中口服甲磺酸溴隐亭片,A组患者首次给药剂量为2.5 mg/d,3 d后增至3.75 mg/d,服用2~3 d后每周增加2.5 mg至血清PRL水平得到控制,剂量恢复至3.75 mg/d.B组患者首次给药剂量为1.25 mg/d,3 d后增至2.5 mg/d,服用2~3 d后每周增加1.25~2.5 mg至血清PRL水平得到控制,剂量恢复至2.5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PRL水平和肿瘤长径,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3.33%)较B组(66.67%)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RL水平和各类型肿瘤的长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类型肿瘤的长径均明显减小,A组患者大腺瘤和巨大腺瘤的长径均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微腺瘤长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例,40.00%)明显高于B组(5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大溴隐亭的剂量对催乳素瘤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影响,但可缩短患者血清PRL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缩小肿瘤体积,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