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一次,一个娱记采访柴静,问到了她的婚姻这个私人问题,柴静立即打断说:“我认为应该有一个‘群己界限’,在采访和交际中,我会问个人问题,但我不会问私人问题。个人问题是指,我不知道你具体的境遇,但是你的感受我可以发生共鸣的,那我就重现它。不问私人问题是,比如像读者不需要知道我偏爱蓝色还是红色一样,因为这个信息对他心灵产生共鸣没有任何意义。我不想消费他人,我也不想被人消费。这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很重要,而是我觉得这是群己界限所在。”柴静所言极是,别去消费他人,应成为一条交际准则。
推荐文章
假冒他人署名问题研究
姓名权
署名权
不正当竞争
解释水平导致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
自己-他人决策差异
认知差异
解释水平
损益的心理权重
有限理性
计算机网络在学生消费市场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
学生
消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别去消费他人
来源期刊 做人与处世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消费 他人 个人问题 交际准则 柴静 私人 采访 共鸣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1
页数 2页 分类号 F124.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费
他人
个人问题
交际准则
柴静
私人
采访
共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做人与处世
半月刊
1007-5100
22-1255/C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三亚路7号
12-160
出版文献量(篇)
1453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