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神经外科工作站在经鼻蝶内镜下鞍区病变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病变切除术患者128例,术前均行常规CT头颈血管成像检查,采用自行研制的神经外科影像与手术操作平台系统(简称神经外科工作站,又称神经外科三维可视化工作站)观察入路相关的骨质、血管、神经与肿瘤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模拟手术操作,并与实际手术操作过程比较.结果 128例患者通过神经外科三维可视化工作站均能清晰显示重要骨质、神经、血管等解剖标志与肿瘤的三维空间的关系.如中鼻甲、骨性鼻中隔、蝶骨嘴、蝶窦开口、蝶窦间隔、颈内动脉隆突、视神经隆突、鞍底、海绵窦或海绵间窦、肿瘤等,术前模拟手术操作与术中实际情况一致.结论 神经外科三维可视化工作站能有效指导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术前计划制定,提高手术的可控性、精准性及安全性,减少操作的盲目性及术后并发症,节约手术时间与医疗成本.
推荐文章
神经内镜经蝶手术三维可透视化模型的构建及术前规划作用的研究
鞍区肿瘤
神经内镜
三维可透视化模型
手术规划
神经外科工作站在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
垂体肿瘤
三维重建
神经外科工作站
神经内窥镜
虚拟现实技术
三维可视化工程设计的研究
正射影像
三维可视化
立体匹配片
工程设计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垂体瘤
神经内镜
单鼻蝶
手术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维可视化工作站在经鼻蝶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刊 学科
关键词 鞍区肿瘤 经鼻蝶入路 神经内镜 三维可视化工作站
年,卷(期) 2017,(2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5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7.20.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世忠 33 169 7.0 11.0
2 陈祎招 9 214 5.0 9.0
3 郑世中 1 0 0.0 0.0
4 谢志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鞍区肿瘤
经鼻蝶入路
神经内镜
三维可视化工作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35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