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鲁棒性能评估中存在模糊性、随机性,以及不同网络环境下评估服务指标选择的主观随意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对WSN鲁棒性能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WSN鲁棒性能分类等级边界信息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为基础,将层次分析主观赋权法、熵权客观赋权法和加法集成主客观综合赋权法3种方法集成,计算WSN鲁棒性各项评估指标综合权重.借助可拓学中物元论和云模型的不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基于可拓云理论的WSN鲁棒性能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在给出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鲁棒性能评估结果的同时,引入可信度因子,反映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及综合评估的准确性,从而辅助决策者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可信的鲁棒评估服务指标.将算例实验分析与已有评估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可拓云理论的WSN鲁棒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推荐文章
基于云模型和FAHP的WSN鲁棒性评估方法
鲁棒性
权重
云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群体决策
基于可拓云理论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模型
云模型
可拓学
熵理论
基于可拓云理论的施工安全综合评价
施工安全
综合评价
云模型
可拓理论
基于可拓理论的围岩稳定分类方法的研究
围岩稳定分类
可拓
隶属度
物元
关联函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可拓云理论的WSN鲁棒评估
来源期刊 软件导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云模型 可拓云理论 无线传感器网络 鲁棒性能 评估模型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软件理论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301
字数 42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07/rjdk.1717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治和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78 356 10.0 14.0
2 王丹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69 5.0 7.0
3 张强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42 447 11.0 19.0
5 张正锋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20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模型
可拓云理论
无线传感器网络
鲁棒性能
评估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软件导刊
月刊
1672-7800
42-1671/TP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31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9
总下载数(次)
57
总被引数(次)
303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