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认为,刑事案件中的言词证据既有主观性强、不稳定的缺点,同时又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具有重大价值.要发挥言词证据的作用并克服它的缺点,必须从言词证据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两方面满足它的有效性要求.审查言词证据的证据资格主要在于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言词证据的证明力则依赖于证据相互印证规则、补强规则来确定和补强,然而证据印证规则容易导致庭审的形式化,不利于防范冤假错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调庭审实质化,势必强化控辩双方、法官在确定证据证明力中的作用,摆脱侦查中心主义,有利于满足言词证据的有效性要求.
推荐文章
认罪轻微刑事案件相关问题研究
认罪轻微刑事案件
证据标准
办理程序
刑事案件侦查中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
刑事案件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
伪造现场
工具种类
作案工具
探讨刑事案件数据项及信息类别
刑事案件
数据项
信息类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刑事案件言词证据的有效性分析
来源期刊 法制与经济 学科
关键词 言词证据 有效性 证据能力 庭审实质化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法律实务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815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作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53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言词证据
有效性
证据能力
庭审实质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制与经济
月刊
1005-0183
45-1188/D
大16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48-7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43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84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