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城市向着更高、更密的方向发展,高层化和高密度化城市发展模式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改变的同时,还影响城市热收支平衡,改变了城市环境及微气候.本研究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预测2050年武汉市人口增长速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建筑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城市高层化及高密度化发展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为实现城市尺度的气侯模拟预测研究,本文详细介绍并采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型(UCM)的中尺度气象预测模拟模型(WRF),并通过对武汉市内典型路段的实地测量验证此模拟模型的精确度.在研究方法得到验证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高层化及高密度化两组六个案例.通过对这六个案例的模拟分析,比较探讨了应对人口增长的城市高层化及高密度化发展模式对夏季城市气温、风速等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这两种城市发展模式对日益增长的人工热排放的应对.最终,总结、归纳出高密度化和高层化发展模式的适用区域、优缺点及适用策略,为城市规划设计决策者提供定量化的数据依据和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高密度城市气候评估方法与应用
高密度城市
气候评估
CFD
WRF
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城市气候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混浊岛效应
干岛效应
雷暴岛效应
研究进展
城市形态与微气候环境——性能化模拟途径综述
城市形态
微气候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空间分析
图谱
基于城市气候学的地域性城市设计研究导引
城市气候学
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
地域性传统城市
街区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市高层化及高密度化发展模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城市建筑 学科
关键词 中尺度气象模拟模型 城市冠层模型 城市环境及气候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主题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2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保峰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87 1099 19.0 31.0
2 陈宏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42 333 10.0 17.0
3 周雪帆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7 11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尺度气象模拟模型
城市冠层模型
城市环境及气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建筑
旬刊
1673-0232
23-1528/TU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4-23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49
总下载数(次)
111
总被引数(次)
527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