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锁骨下臂丛神经后束与外束的临床效应.方法 择期上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55岁,ASA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两组均定位喙突内下2 cm处,A组用神经刺激器诱发后束、外束,分别注入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20 mL和10 mL.B组诱发后束支、外束支、内束支分别注入相同浓度局麻药各10 mL.记录给药后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A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1).A组感觉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两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锁骨下臂丛神经后束与外束操作简单、安全,阻滞效果好,可以在临床选用.
推荐文章
神经刺激器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阻滞的临床观察
外周神经刺激器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器定位静脉留置针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神经刺激器
静脉留置针
臂丛神经阻滞
临床观察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逆行锁骨下与锁骨上臂丛阻滞的比较
麻醉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器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刺激器定位锁骨下臂丛后束与外束神经阻滞临床效应的观察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臂丛 神经刺激器 后束 喙突 锁骨下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2-15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典 广州市正骨医院麻醉科 14 100 5.0 9.0
2 江琦 广州市正骨医院麻醉科 13 94 5.0 9.0
3 吴宝华 广州市正骨医院麻醉科 13 96 5.0 9.0
4 周丽华 广州市正骨医院麻醉科 11 71 4.0 8.0
5 杨进辉 广州市正骨医院麻醉科 17 112 6.0 10.0
6 兰静 广州市正骨医院麻醉科 2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臂丛
神经刺激器
后束
喙突
锁骨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