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揭示川西地区红黏土的非饱和特性,分别取不同孔隙比和颗粒级配的重塑土,进行了Geo-experts自平衡压力板试验和滤纸法试验.试验发现,脱湿与吸湿曲线闭合而成的滞回圈形状受孔隙比影响较大,其面积随孔隙比减小而减小.分析数据,认为Feng-Fredlund模型能较好地反应土样的非饱和特性,但残余含水率θr和拟合参数b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并非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受颗粒级配影响,对不同黏粒含量土样的试验结果将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两个参量引入模型进行拟合,探讨两者对SWCC曲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脱湿过程中参数a和b均对Cc较敏感,但吸湿过程中,a对Cu较敏感.
推荐文章
非饱和红黏土三轴试验研究
非饱和红黏土
常规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
抗剪强度参数
川西崩坡积混合土循环荷载下非饱和动本构模型
非饱和土
崩坡积混合土
循环荷载
细颗粒含量
动本构模型
非饱和红黏土土水特性及强度特征研究
非饱和红黏土
土水特性
强度特征
重塑非饱和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土-水特征曲线
非饱和土
影响因素
模型
残余含水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地区典型非饱和红黏土的土水特性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饱和红黏土 土水特征曲线 Feng-Fredlund模型 孔隙比 黏粒含量
年,卷(期) 2017,(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11.2
字数 35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巨能攀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36 1749 21.0 36.0
2 李龙起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87 4.0 9.0
3 蒋彦彬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1 2.0 3.0
4 杨豪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饱和红黏土
土水特征曲线
Feng-Fredlund模型
孔隙比
黏粒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