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碳酸盐岩的溶蚀是指在水-岩作用过程中由于Ca2+、Mg2+流失所导致的岩石的质量亏损.温度、压力、水溶液介质(酸碱度)是影响碳酸盐岩溶蚀的主要因素.在同样条件下,碳酸盐岩因为岩石成分(灰岩和白云岩的相对含量)和结构的差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溶蚀速率.碳酸盐岩由于岩石成分和岩石结构的不同所导致的溶蚀速率的差别定义为“差异溶蚀”.结合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的研究,指出岩石结构、成分的非均质性导致的差异性或选择性溶蚀是该区优质储层形成主要原因,灰质云岩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成因及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
储集层
白云岩分布
层控性
区位性
川东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成因与成岩系统
川东地区
晚二叠世
白云岩
储集层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成岩流体
成岩系统
长兴组
流体包裹体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非岩溶白云岩储层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白云岩
潮缘滩
沉积微相
致密储层
成岩作用
岩溶作用
裂缝改造
川东北地区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四川盆地
东北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白云岩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的重要机制——差异溶蚀作用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差异溶蚀 储层改造 白云岩化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0,4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22.221
字数 52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开平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19 88 6.0 8.0
2 韩彧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5 24 3.0 4.0
3 范明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15 267 8.0 15.0
4 范维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
差异溶蚀
储层改造
白云岩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