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湿度条件是影响重金属在土中存在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纯高岭土和石英砂矿物中添加外源铅、锌离子,并在恒干、干湿交替和恒湿三种条件下培养32 d,中间按照BCR法测定了铅、锌的形态并测定了土样的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变化.研究发现可溶态外源铅、锌进入惰性石英砂中有2.5%转化成可还原形态(F2),并且经过不同干湿条件下的养护后,转化到其他形态的总量不超过10%,说明重金属本身在土中的形态变化较小.进入高岭土中的可溶态铅、锌立即有34%转化成其他形态,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可交换态(F1)和可氧化态(F3)含量大多降低并向F2和残渣态(F4)转化,其转化速率是恒干>干湿循环>恒湿.土样的pH均随培养时间先降低后增加,而高岭土的CEC总体持续降低,说明在老化过程中养护条件会促进高岭土与阳离子的结合,并且使结合的阳离子不断向矿物晶格内部转移,从而向更稳定的结合形态转化.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湿度条件下外源铅、锌在土壤矿物中的形态转化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湿度条件 污染土 形态转化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9-3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3
字数 21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春雷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47 1174 19.0 34.0
2 陈森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2 1 1.0 1.0
3 徐丽萍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2 0 0.0 0.0
4 陈珊珊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度条件
污染土
形态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