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过程中使用虹膜定位跟踪静态眼球自旋补偿(SCC)对近视散光疗效的影响.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近视散光患者连续病例59例(109眼),术前矫正视力≥0.6,术前裸眼视力0.01~0.1,平均-1.38±0.26,球镜范围为0~13.25 D,平均(-8.08±2.91)D,柱镜范围为-1~-7.5 D平均(-1.73±1.14)D.对实施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使用虹膜定位跟踪(SCC)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时间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及平均散光度变化情况.使用SIRUS地形图检查仪采集导入SCC数据,术后规范的用药及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裸眼视力≥0.8为106眼(97.24%),≥1.0为98眼(89.9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余球镜±0.5 D以内106眼(97.24%),±1.00 D以内108眼(99.08%);残余柱镜±0.5 D以内105眼(96.33%),±1.00 D以内108眼(99.08%);较术前患者屈光度也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过程中使用SCC可有效治疗近视散光,且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眼球旋转及瞳孔中心移位的研究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球旋转
瞳孔中心移位
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波前像差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动、静态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散光
动态对比敏感度
静态对比敏感度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感染性角膜炎
感染性角膜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讨虹膜定位跟踪静态眼球旋转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对近视散光疗效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外医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虹膜定位跟踪 静态眼球自旋补偿 近视散光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6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33/j.cnki.cfmr.2017.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蕾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9 37 5.0 6.0
2 郑华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9 22 3.0 4.0
3 刘泉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15 5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虹膜定位跟踪
静态眼球自旋补偿
近视散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医学研究
旬刊
1674-6805
23-1555/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14-8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56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