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宫内感染致早产儿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早产儿96例,对孕母胎盘、胎膜行病理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宫内感染(绒毛膜羊膜炎);采用ELISA法测定早产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10水平;早产儿生后3~7天行颅脑MRI,通过头颅影像学表现判断是否存在脑损伤;筛选出存在宫内感染并脑损伤的患儿给予EPO治疗,2周后再次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1) 脑损伤发生率:胎盘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组为67.5% (27/40例),无感染组为16.1% (9/56例),比较两组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 感染组血清IL-1β、IL-6、TNF-α、IL-10水平分别为(5.78 ± 1.31) μg/L、(7.62 ± 1.24) μg/L、(5.21 ± 1.14) μg/L、(1.18 ± 0.15)μg/L,与非感染组细胞因子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 早产儿脑损伤组血清IL-1β、IL-6、TNF-α、IL-10水平分别为(6.17 ± 1.42) μg/L、(7.39 ± 1.17) μg/L、(5.54 ± 1.05)μg/L、(1.21 ± 0.12) μg/L,与无脑损伤组炎性细胞因子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 宫内感染脑损伤组患儿经EPO治疗,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10分别为(3.40± 1.14) μg/L、(4.47 ± 1.34) μg/L、(3.59 ± 0.81) μg/L、(1.53 ± 0.16) μg/L,EPO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早产儿宫内感染易诱发脑损伤;细胞因子在宫内感染致早产儿脑损伤的病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EPO干预在宫内感染致早产儿脑损伤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推荐文章
宫内感染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及发病机制研究
宫内感染
早产儿脑损伤
脑损伤发病机制
炎症指标
EPO对早产儿脑损伤防治作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早产儿
脑损伤
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
婴儿,早产
脑损伤
影响因素分析
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相关性探讨
宫内感染
早产儿脑损伤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PO治疗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亚洲儿科病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内感染 早产儿 脑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内感染
早产儿
脑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亚洲儿科病例研究
季刊
2328-045X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52
总下载数(次)
6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