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稠油热采井硫化氢主要采用联合站末端集中处理的方式,无法保障油井的安全作业及生产和集输系统沿程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热稳定性、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和腐蚀性等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出了专用于热采井的脱硫剂S3,并考察了该脱硫剂在不同温度下的脱硫速率.在GDGB1-02井和GD2-23X532井开展了现场应用,以气相和液相中硫化氢总量为依据,进行了脱硫剂加药量的设计,分别将采出液伴生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8000 m g/m 3和23000 m g/m 3降至30 mg/m3以下,达到油井安全生产的要求(低于30 mg/m3),为热采井硫化氢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推荐文章
高效原油硫化氢脱除剂研究
稠油
原油硫化氢脱除剂
配方
无水、无金属离子硫化氢脱除剂研究
塔里木油田
硫化氢
脱除剂
配方优化
原油储罐硫化氢脱除实验及应用
原油储罐
硫化氢
循环气提法
脱除
硫化氢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硫化氢脱除
吸收
氧化
分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采井硫化氢脱除剂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关键词 稠油热采 硫化氢 脱硫剂 热稳定性 配伍性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处理与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3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8.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永强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5 33 3.0 5.0
2 吴伟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开发管理中心 19 59 4.0 6.0
3 袁长忠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14 93 5.0 9.0
4 徐鹏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10 34 3.0 5.0
5 张守献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6 22 2.0 4.0
6 徐闯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稠油热采
硫化氢
脱硫剂
热稳定性
配伍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