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岩溶区覆盖了超过20%的地壳面积,岩溶水作为供水水源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岩溶介质的非均质性十分突出,是有不同水力性质的双重介质系统,使得岩溶地下水系统入渗过程亦具有二元性。岩溶区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转化规律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这使得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水文过程、流速和排泄范围易受外界影响而多变。岩溶泉流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和多重分形特征,流量构成复杂多变。同时,受多变的岩溶水文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水化学变化对环境十分敏感。因此,传统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岩溶地区的水文研究,水文研究常见的困难在岩溶区被成倍放大。目前,岩溶水文研究相对滞后。我国岩溶类型多样,在国际上有范例性。在岩溶水文过程和岩溶地下水CO_2-H_2O-CaCO_3系统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文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岩溶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以及岩溶水文系统模拟等方面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推荐文章
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延河泉域
岩溶地下水
数值模拟
有限单元法
岩溶缝洞系统地下水系研究
岩溶缝洞
地下水系
地下水流动途径
工程安全
变流量连通试验
示踪连通试验
浅谈岩溶地下水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岩溶发育
地质构造
岩溶地下水
岩溶率
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流模拟
济南岩溶泉域
地下水稳定流模型
非稳定流模型
模型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溶地下水特点与研究热点
来源期刊 水资源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岩溶水文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水循环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6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41.13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瑞强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1 162 7.0 12.0
2 邓新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地下水
岩溶水文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水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研究
双月刊
2166-6024
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2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