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为命令之意,但与“令”相比,“命”字更偏重受动的一方.“天命”之下,人受其“命”.“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中人所受之命,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生-命”义,既得其生,方有斯命;“死-命”义,人作为有限的个体,有其生必有其死;“时-命”义,具体的个体有来自时代、生活环境和天赋等方面的限制;“使-命”义,人因其有“心”,从而具备天然之善性,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对这四个方面要区别对待,生死及命运无法把握,则乐天而知“命”;而善性是人与天道相通之处,则需努力扩充,修身而立“命”.在《孟子》“命”观念的这一框架之下,天与人之间呈现出既“合一”又“相异”的独特关系.
推荐文章
孟子性善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道德属性
平等性
自律意识
浅析孟子性善论
孟子
性善
论先秦儒家的革命观念
先秦
儒家
革命观念
孟子性善论的现实解读
孟子
性善论
现实解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孟子》中“命”的观念
来源期刊 思想与文化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孟子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5-247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106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腾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与文化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