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Ti-Mg-Ca脱氧体系氧化物冶金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在各工序节点取样,运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Gleeble-3800型动态热模拟试验机对全流程夹杂物成分、数量、尺寸和最终氧化物冶金效果进行了分析.夹杂物类型先从硅锰氧化物转变为含钛的镁铝尖晶石,然后再转变为铝钛钙氧化物为主的复合夹杂物.LF和RH脱气循环过程夹杂物去除和细化作用明显.最终轧板150 kJ/cm和200 kJ/cm线能量焊接热影响区-40℃冲击功分别为216J和208 J,其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和晶界铁素体.
推荐文章
RH精炼脱氧方式对无取向硅钢氧化物夹杂演变的影响
无取向硅钢
RH精炼
脱氧方式
夹杂物
遗传变化
镍铁冶金工艺述评
氧化镍矿
镍铁
不锈钢
冶金工艺
以粉末冶金制备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之连接板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
连结板
粉末冶金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冶金工艺的研究与发展
高温合金
粉末冶金工艺
研究和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i-Mg-Ca脱氧体系氧化物冶金工艺的研究
来源期刊 炼钢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氧化物冶金 夹杂物 热影响区 针状铁素体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产品工艺及质量控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F77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新 21 52 4.0 6.0
2 吝章国 7 59 2.0 7.0
3 董廷亮 8 9 2.0 2.0
4 李超 5 6 1.0 2.0
5 李玉谦 6 10 2.0 3.0
6 刘洪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物冶金
夹杂物
热影响区
针状铁素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炼钢
双月刊
1002-1043
42-1265/TF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28号
38-37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3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