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BAHA(软带与植入式佩带)、振动声桥(VSB)、骨桥(BB)与骨导助听器(BC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改善的效果,为听力解决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四种助听装置(5组),包括软带BAHA(6例)、植入式BAHA(3例)、VSB植入(5例)、BB植入(2例)及骨导助听器(12例),共28例患者助听前后交流情况、0.5kHz-4kHz纯音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声场)平均气导阈值改善情况及安静和噪声环境下65dBSPL言语识别率.结果 助听后均能完成日常交流.平均气导阈值改善分别为29.8dB (61.3dB/31.5dB)、41.8dB (63dB/21.2dB)、45.5dB (69.3dB/23.8dB),36.9dB (66.9dB/30dB),31.1dB(63.6dB/32.5dB).句子识别率,助听前11-31%,助听后软带BAHA和植入骨桥89.5-93.5%,植入式BAHA和VSB 96-100%.结论 四种助听装置(5组)均能使患者获得明显的听力改善.软带BAHA与骨导助听器类似,听力曲线呈弓形,在0.5k、1 kHz最佳,30dB左右,植入BAHA在2kHz进一步改善达正常水平,植入VSB在高频(2kHz左右)效果好,但低频1kHz以下不理想;而BB听力曲线呈上升型,阈值在20-40 dB水平.助听后句子识别率植入式BAHA和VSB较软带BAHA和植入骨桥好.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发育状况、听力水平、经济能力来选择助听方案.
推荐文章
骨导助听器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应用
骨导助听器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
软带BAHA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应用
骨锚式助听器(BAHA)
软带
先天性畸形
中外耳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中外耳畸形
临床分级
序列治疗
个性化方案
振动声桥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应用
振动声桥
先天性畸形
中外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种助听装置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效果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华耳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助听装置 双侧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外耳畸形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64
字数 26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922.2018.01.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助听装置
双侧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2-2922
11-4882/R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11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