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铜锣峡背斜有富集程度较好的“地热田”,该区域地层岩性以三叠系海陆交替相碳酸盐岩为主,热储构造完整,地表岩溶形态发育较好,横向沟谷切割浅,封闭好,汇水面积大,具备良好的地热水赋存基本条件.对该背斜地下热水同位素δD和δ18O的测定表明,地热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补给.水化学分析表明,铜锣峡背斜地下热水主要属于SO4-Ca·Mg型的低温中性偏弱碱性水,水化学性质基本稳定,且含有可溶性偏硅酸、氟以及微量的对人体有益的放射性物质.对整个铜锣峡背斜东西翼的水力联系进行分析,推断该背斜横向统景温泉区的热水系统水力联系相对较微弱,纵向上水力联系则较强.
推荐文章
重庆市地热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安全利用研究
地热资源
温泉
岩浆活动
浅钻井
重庆市主城区岩溶地热水资源的形成与保护
岩溶
地热资源
形成特征
开发利用
川东铜锣山背斜-南温泉背斜温泉水力联系分析
隔档式构造
水力联系
地球化学模拟
重庆市沥鼻峡背斜地热地质特征
沥鼻峡背斜
地热地质
温泉
热储结构
重庆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市铜锣峡背斜地热水资源的形成与水力联系分析
来源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铜锣峡背斜 热储构造 同位素 水化学性质 水力联系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8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41.139
字数 65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57.2018.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之葵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47 228 9.0 13.0
5 郭彤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4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锣峡背斜
热储构造
同位素
水化学性质
水力联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季刊
1674-9057
45-1375/N
16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48-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