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耶利米哀歌》(下文简称《哀歌》)在《圣经》中是哀歌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国破家亡之时,先知通过哀歌抒发苦情。他们通过追述、肯诉、哀求,将他们的痛苦、哀怨、焦虑、失望等情绪全然表现出来。同时,《哀歌》生动地运用了人格化(personification)的对话体叙述方式,表述他们的苦难之情。值得注意的是,在《哀歌》出现的众多声音中,上帝却保持沉默。上帝的沉默是否意味着上帝在《哀歌》中缺席,进一步追问,上帝的沉默给他子民的信仰带来什么意义?《哀歌》用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表达上帝的子民在悲痛中行走,在苦境中自省,藉此在信仰中成长,活出新生命。另外,通过《哀歌》,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在苦难中挣扎,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勇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默的上帝:《耶利米哀歌》苦难观初探
来源期刊 金陵神学志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耶利米哀歌》 沉默的上帝 苦难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16
页数 15页 分类号 B9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晨曦 9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耶利米哀歌》
沉默的上帝
苦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陵神学志
季刊
南京江宁区樵歌路100号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