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并评估斑块特征与颅内新发脑梗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201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以及新发脑梗死灶部位及体积.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颈动脉斑块负荷及成分与新发脑梗死灶的关系.结果:校正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与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灶风险及体积呈正相关(P<0.05).平均管腔面积、平均管壁面积、管壁体积百分比、最大管壁厚度和最小管腔面积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有关,其中代表斑块负荷的平均管壁面积、管壁体积百分比和最大管壁厚度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代表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平均管腔面积和最小管腔面积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负相关.颈动脉斑块内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和斑块内钙化体积均与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与颅内新发脑梗死灶风险及体积有关.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作为识别高危斑块的良好工具,有助于评估脑梗死发生风险.
推荐文章
颅内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力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与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ESRS中低危病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度分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估颈动脉斑块特征与脑梗死灶的关系
来源期刊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 斑块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原创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4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57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2/jnnr.2018-006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焰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神经内科 182 1388 20.0 29.0
2 赵辉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15 95 7.0 9.0
3 余寿芬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身科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颈动脉
斑块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季刊
1672-7061
31-1927/R
大16开
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西部)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9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