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题辞: 它发掘真实,这生来的形象 我们畏惧从不敢显露; 站在不稳定的点上…… ——穆旦,《诗二章》,1943年 在2015年举行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中,《繁花》以最为无可争议的方式获得该奖项,这在该奖项的历届评奖过程中也是少见的.颁奖辞也是不吝褒奖,称其“遥承近代小说传统,将满含文化记忆和生活气息的方言重新擦亮、反复调试”,“如一个生动的说书人,将独特的音色和腔调赋予世界”,“在小历史中见出大历史,在生计风物中见出世相大观……尽显温婉多姿、余音不绝之江南风韵”.如此高的评价,几乎也是把“推陈出新”的卓越典范赋予了这部作品.多位资深编辑、作家、评论家一俟出版,就给予高度评价:程永新说:“《繁花》让人为之一震,小说的好处自有高人评说.”张辛欣说:“优雅之野心,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文体.”吴亮说:“近年来最有看头的小说.”也多有论者强调这部作品与上海的文脉传承,与其地方文化特色的显著关系.例如,丛治辰就探讨《繁花》体现了一种“书写上海的方法”,由此看到上海城市书写的独特之处(1).黄平称《繁花》建了一种“上海诗学”(2).所有这些,都让人们感受到《繁花》在文化记忆书写,在文学的风格学,在传统文脉在今天的重新焕发诸多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推荐文章
马克思经济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经济学
经济美学
经济学的价值美
经济学的工具美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资本主义经济学
意境研究在中国当代服饰美学中的缺失
意境
服饰美学
缺失
传统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代史的“不响”与转换——《繁花》里的两个时代及其美学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66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 206 575 12.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