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厘定江浪穹窿文家坪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并探讨岩石成因,开展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文家坪花岗岩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由石英(约40%)、钾长石(约35%)、黑云母(约15%)及斜长石(<10%)等矿物组成.主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江浪穹窿文家坪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含量(67.70%~70.09%)、Na2O+K2O含量(7.43%~7.84%)、Zr+ Nb+ Ce+Y含量(363 × 10-6 ~ 476×10 6)、Mg#指数(35.9 ~38.7)及10 000×Ga/Al比值(2.58 ~2.84),显示右倾的稀土配分型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示踪表明,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64.6±0.9) Ma(n =21,MSWD=3.2),εHf(t)值介于-13.0~ +1.4之间.综合研究提出,文家坪花岗岩属后造山A2型花岗岩,形成于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岩浆源区主要为江浪穹窿核部的中元古界里伍岩群及少量的幔源物质.结合其他地质成果,认为江浪穹窿成穹时代为早—中侏罗世,且区域Cu、W成矿作用很可能与约165 Ma花岗质岩浆活动具有成因联系.
推荐文章
松潘-甘孜南部放马坪-三岩龙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C型埃达克岩
普通Ⅰ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松潘-甘孜造山带
松潘—甘孜造山带容须卡岩浆-穹隆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容须卡穹隆
松潘—甘孜造山带
岩浆底辟
构造演化
松潘-甘孜造山带万里城花岗岩及其岩浆包体的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万里城岩体
暗色微粒包体
I型花岗岩
岩浆混合
松潘-甘孜造山带鲜水河断裂与雅拉雪山片麻岩穹窿的关系
U-Pb年代学
片麻岩穹窿
鲜水河断裂
松潘-甘孜造山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潘—甘孜造山带南缘江浪穹窿文家坪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松潘—甘孜造山带 江浪穹窿 A2型花岗岩 岩石成因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岩石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581|P597
字数 65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18.01.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战武 16 115 7.0 10.0
2 张惠华 12 54 5.0 6.0
3 代堰锫 16 94 6.0 9.0
4 李同柱 11 45 5.0 6.0
5 朱玉娣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3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8)
共引文献  (252)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4(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5(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7(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4(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3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7(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8(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潘—甘孜造山带
江浪穹窿
A2型花岗岩
岩石成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