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全钒液流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集流板、 电极、 电解液以及离子交换膜4部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各种极化损失,包括欧姆极化、 电化学反应活化极化以及浓差极化.其中欧姆极化分为2部分,一部分由本体电阻产生,另外一部分由不同导体之间接触界面电阻产生.本文通过文章分析了一种曲面集流板设计,改变集流板与电极的接触面形式,达到减小界面接触电阻、 降低电池整体极化电压的目的.另外,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集流板与电极接触形式的改变引起电极内部反应分布的改变,从而影响反应活化极化的分布状况.
推荐文章
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设计
全钒液流电池
容量测试
充放电
测试系统
测试标准
全钒液流电池充电/放电过程模型
全钒液流电池
二次电池
充放电过程模型
数值模拟
交叉放电
全钒液流电池开路电压模型
全钒液流电池
开路电压
理论模型
电解液不均衡性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的均一性
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均一性
多孔介质
扩散
优化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曲面接触设计——全钒液流电池性能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东方电气评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接触电阻 曲面设计的现象 极化电压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23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正 4 12 2.0 3.0
2 刘佳燚 2 3 1.0 1.0
3 陈光颖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钒液流电池
接触电阻
曲面设计的现象
极化电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电气评论
季刊
1001-9006
51-1333/TM
大16开
成都市高新西区西芯大道18号
62-18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