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该病相关脑蛋白异常变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利用蛋白组学技术探究该病治疗效应的参考较少.因此,该方法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思路.笔者等通过大量文献的参阅、整合,研究该技术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与治疗方面的进展,以期为其后续应用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疾病蛋白组学研究进展及中医药临床研究思路
冠状动脉疾病
蛋白组学
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药研究思路
植物诱导抗虫性的调控机制及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诱导抗性
生理生化
信号调控
蛋白组学
防御策略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MRS研究进展
创伤后应激障碍
磁共振波谱
海马
杏仁核
水稻籽粒蛋白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及其蛋白组学方法的比较
水稻
籽粒
蛋白组学
双向电泳
蛋白磷酸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复方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兽医医药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蛋白组学技术 应用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3.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3/j.cnki.jtcvm.2018.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建明 2 0 0.0 0.0
2 张泽国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4)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后应激障碍
蛋白组学技术
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兽医医药杂志
双月刊
1000-6354
62-1063/R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
54-5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7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