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于2004年随着曹荣湘编《后人类文化》读本①与乔治·迈尔逊《哈拉维与基因改良食品》②一书的译介进入国内学者视野。而后,其代表人物哈拉维(Donna Haraway)、海尔斯(N.Katherine Hayles)、沃尔夫(Cary Wolfe)随着李建会、刘介民、刘小晨、陈静等学者的早期研究,逐渐引发更多关注③,2016年至2017年,国内后人文主义研究呈现井喷之势。其间,《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文艺报》《澎湃》等多家媒体发表了讨论“数字人文”研究范式转型与后人类境况的文章。
推荐文章
人文与科技的融合:数据新闻伦理问题的后人文主义解读
数据新闻
后人文主义
伦理
去人类中心
中国古典人文主义与司马迁思想
中国古典人文主义
司马迁
人本
人性
人道
科学史与后人文主义--析皮克林的后人文主义科学史观
安德鲁·皮克林
后人文主义
科学史
科学文化
中国古典人文主义与司马迁思想
中国古典人文主义
司马迁
人本
人性
人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后人文主义语境下的美学问题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美学问题 《文艺报》 《社会科学报》 数字人文 社会科学报 沃尔夫 后人文主义 国内学者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201
页数 20页 分类号 F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曼楟 南京大学哲学系 44 4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学问题
《文艺报》
《社会科学报》
数字人文
社会科学报
沃尔夫
后人文主义
国内学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