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摘要: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控制焚烧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探讨东北春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中实施秸秆还田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设置了对照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化肥配施1/3秸秆还田(NPKS1)、化肥配施1/2秸秆还田(NPKS2)和化肥配施全量秸秆还田(NPKS3)5种处理,主要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明显提高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含量,且提升效果随着还田量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碳库管理指数差异明显,NPKS1、NPKS2和NPKS3处理相对NPK处理分别增加了52.83%、86.92%和114.76%.秸秆还田后土壤木聚糖酶(BXYL)、纤维素酶(CBH)、乙酰基β-葡萄糖胺酶(NAG)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NPKS3处理对BXYL酶活性提升效果最显著(P<0.05).秸秆还田明显提高春玉米产量,但是不同还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对NPK处理,NPKS2和NPKS3处理显著提高了活性碳组分DOC和POC含量、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及碳库管理指数、土壤CBH、BG和BXYL酶活性(P<0.05).综合来看,在本试验地区,玉米秸秆为4500~9000 kg·hm-2是比较适宜的还田量.
推荐文章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秸秆还田
宁南旱区
活性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秸秆颗粒还田对黑土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秸秆颗粒还田
黑土
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细菌群落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黑土区春玉米田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黑土
秸秆还田
氮肥
温室气体
土壤酶活性
春玉米
黄土旱塬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连续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玉米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土活性有机碳库与土壤酶活性对玉米秸秆还田的响应
来源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黑土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春玉米产量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2-195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X7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654/jaes.2017-17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立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83 2141 23.0 45.0
2 王迎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0 1163 16.0 34.0
3 李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27 390 12.0 19.0
4 朱平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48 790 16.0 27.0
5 沈欣 6 20 2.0 4.0
6 贺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5 4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7)
共引文献  (731)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1(5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2(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3(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4(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还田
黑土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春玉米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1672-2043
12-1347/S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86
论文1v1指导